雲林縣龍巖國小教師專業評鑑宣導資料
資料來源: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
一 為什麼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?
-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提供老師判斷何謂「有效的教學」。
- 從教學觀察與教學檔案中檢視自己的教學。
- 典範老師可以從中檢視及學習以維持典範。
- 協助教師從評鑑歷程中統整自己的教學及省思。
二 由於學校本身是屬六班之小型學校,參加辦理教師有限,當進行他評時由於任教科目不同,尤其是教學觀察部分,受評教師是否服氣?
- 與教學相關之評鑑規準內涵,大都是屬一般性之教學原則(一般教學知識),對和合格之初階評鑑人員而言,相信並不難。如學校合格初階人員較少,當進行校評時,亦可商請它校合格人員支援。學校針對某些評鑑規準亦可以檔案評量方式進行。
- 教學觀察以共同之教學模組及教學技巧為主,因此各領域有共通性,至於學科知識部分,可透過教學前會議討論教學重要概念來溝通,觀察者更可以學習者心理參與,將觀察者無法理解的學科內容作文字記錄,會後與教學者會談,一來具有教學相長之功能,二來也能與學生學習反應做對照。
- 評鑑的目的不在分高下,而是讓老師反思自己是否有所成長,因此評鑑結果「通過」與「不通過」就不是最重要了,而是能不能讓老師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,協助老師改進。關於教室觀察方面,應該不僅只是針對當時進行「通過」、「不通過」的評鑑,重要的是事後的討論對話,藉由對話與分享能讓老師省思,對老師的助益將更有效果。
- 自己的教學檔案。對於教師評鑑主要的目的,最重要的是能建立老師間的專業對話。在教學檔案,學校老師普遍留在檔案文件堆積的迷思,而忽略了教學歷程與教學成效的省思。
- 人數不足時,可邀請同群科教師協助入班觀察,但觀察重點有所不同,同科教師可著重專業部分,不同科教師可針對其他部分。
- 也可聘請它校具備初階人員身份之教師,使教學觀察更具客觀性。
三 應如何協助教師進行專業成長?
校內可發展成學習型社群,讓優質的教師團隊能自主組成成長團體,以規畫個人及團體的專業生涯發展,逐漸形成專業學習社群的合作氛圍。充分了解教師「專業成長」的需求,以規劃多元之教師專業成長途徑與方式,以促進教師提升自我專業成長。
四 學校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建議採取:「整合教師專業成長方案,化評鑑為常態」的理念,實際作法可參考下列之案例:
- 案例:某校整合各項教育方案、致力於教師專業成長,化評鑑為常態,使教師在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時的壓力減至最低。
(一) 融合「資訊融入教學」方案:
學校配合教育局資訊融入教學方案,提出教師團隊行動研究計畫,校內共有六位教師參與本計畫,預計發展國語文、英語、數學、社會、綜合及藝術與人文等領域資訊融入教學之課程設計。而藉由本方案須繳交教案、進行教學演示之機制,符應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同儕入班觀察之措施,提昇教師專業教學之能力。
(二) 教師增能機制:
(1) 每月一次課發會,邀請教師進行課程分享與發表:每一次課發會召開、進行議題討論前,會先由兩位校內教師進行課程實施 經驗分享,並由其他教師提問與回饋;討論與對話間,活絡教師教學思緒、增進教師專業知能。
(2) 活化週三教師進修機制,建構教師專業發展平台:本學期起,週三教師進修之管道不再僅限於邀請教授或專家學者到校講述,而是安排校內教師擔任講師,針對專長領域或所傳授的課程進行分享。討論對話的歷程中,奠基了學校課程與教學發展的基礎,更 使教師有展能的機會。
(三) 信賴關係的活絡與深植:
互動模式上藉由多次的討論與對話,有助於團隊的運作與發展。透過校長精闢的辦學理念與行動力,很快地就凝聚教師團隊專業成長的信念、創造出學習型組織的氛圍,隊員們願意藉由各項方 案的推展,強化自身的教學能力。
(四) 行政充分支持教學,提供教師專業發展之最佳助力:
為提昇教師教學專業效能,行政團隊全力爭取各項資源供教學使用,如:班班有電腦、班班有液晶單槍投影機、班班有雷射印表機、全校皆可上網、覓尋各界專業人士協同教師開設多元化社團 等,均有助於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。
(五) 與他校互訪,提供校內教師見賢思齊與省思之平台。
(六) 建議更深耕與落實教師自我成長計畫之擬定與執行。
五 教師們不喜歡在公開場合上分享經驗?
- 透過週三進修定期邀請教師分享教學經驗,每次邀請2-3位教師,每位報告及討論時間各約20分鐘,經費許可下給予部分鐘點費。分享會議中主持人非常重要,必須思考如何帶領教師在愉快氣氛中分享討論,讓主講者覺得在支持環境中聽到不同的建議與想法,參與教師也覺得願意參加下次的分享會議,總之,在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中,教師喜歡被邀請不喜歡被規定,讓教師發現自己的需要與被需要,是策略發展的重要核心。
- 可以建立資深教師與資淺教師對話、分享的機制,透過資深教師經驗傳承與資淺教師對話,協助教師改善教學效能。